大陸開放探親後,「二奶」一詞流行了很久,2009年我又接收到1個新名詞「外婆」--外面的老婆。為什麼男人總愛創造新名詞呢?是因為喜歡冒險、喜歡刺激的個性使然嗎?還是自認為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,身負使命,不得不這麼做。
女人天生的第6感超能力特強,深知男人有此癖好,因此,也不甘示弱,而有了「外子」一詞,「外面的兒子」。
看完韓劇『謝謝』,閒來沒事,想到淑子說的『外婆』,來個衍伸題,想出了『外子』的新解釋。博君一笑罷了。
繼續閱讀
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
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
擇日不如撞日
母親走後,內心一直覺得很空虛。忙碌的上班時間,雖可暫時忘掉喪母之痛,但下班以後的時間,都不知是如何渡過的。今天,原以為又要以空白填滿時間。早上又無意識的到早餐店與老闆娘閒聊,本想陪她到土城辦事。因為獨處時,眼淚常不聽使喚。但女兒昨晚回家時,突然告訴我:「明天下午要回台北上課」。這樣,我又不能留下心理稚齡的女兒獨處家中。沒想到,從早餐店回家後,女兒告訴我昨天頭腦昏昏的,說錯了,今天不用上課。
於是我就和淑子到板橋,卻正巧碰上媽祖生日,我們也跟著信眾到廟裏拜拜,祈求媽祖保佑。又到服飾店買了許多適合我及女兒的衣服,再吃了一份臭豆腐,這家30年老店的臭豆腐真的很好吃,皮酥肉嫩,泡菜的口感也很入味,吃了,會有想再吃的慾望。平靜的回到淡水後,我想這或許是媽祖想藉由積極為生活打拚的信眾,告訴我應該收拾起對母親的思念,回到正軌。其實,我也希望早日恢復正常,只是缺少了股動力。
繼續閱讀
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
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
班杰明的奇幻旅程
一個因一次大戰喪子的盲眼老鐘匠,受託在車站做一個大時鐘,老鐘匠日夜趕工卻做出一個倒轉的時鐘,他控訴著戰爭,每個犧牲的士兵都是讓父母親心碎的孩兒。如果時鐘可以倒轉,就不會有戰爭,士兵就不會被犧牲,父母親就不會心碎。
很多人在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後,總希望時間可以倒轉,希望這個錯誤不要發生。但無論是倒轉的生命,還是順轉的生命。生、老、病、死本就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,人終究是會離去的。當時候來的時候,面對它,你還是要平靜的放手。
人生的路上,你會遇到許多貴人,也會遇到改變你一生的人。也會碰到你無法面對的擔心,或許你也會像班杰明一樣採取逃避,也許你會想辦法面對。無論何種,生命終將消失,留下來的是最深的愛。
繼續閱讀
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
七十從心
今天跑了一趟豐原,抓了瑞碧去看林太平老師年七十油畫創作半世紀首次個人美展,在火車站巧遇金星。我們同住北部,卻難得見上一面,在此不期而遇,實屬難得。
到了會場,又看到保鈞及憲次老師。二位均已邁入七十的老人,一點也不顯老。憲次老師仍和年輕時一樣,維持著奶油小生的形象。保鈞老師卻從風度翩翩的文藝小生,轉變成純樸實在的農村青年。太平老師仍是一派率性幽默的頑皮青年。
老師的畫就像他的人一樣,給人鮮明亮眼的視覺感受,讓人感覺非常溫暖。作品從早期的人物肖像到靜物、風景寫生,內容十分精彩。
林太平年七十油畫創作半世紀首次個人美展
繼續閱讀
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
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
一輩子的思念
我一直很想用文字闡述對母親的思念,但坐在電腦前,卻發現心空空、腦也空空,擠不出任何一個字,零零落落的不知在寫什麼,真的很愧對母親。
從小一唱這首『母親您真偉大』,淚水就不聽使喚的流下,歌詞寫的真貼切,就像在描寫我的母親一樣,也許有些人不相信,但我的母親真的就是這樣。
作曲:丁岐元 母親您真偉大
母親像月亮一樣,照耀我像門窗,
聖潔多慈祥,發出愛的光芒。
為了兒女著想,不怕烏雲阻擋,
賜給我溫情,鼓勵我向上。
母親啊!我愛您,
我愛您,您真偉大。
母親像星星一樣,照耀我家門窗,
聖潔多慈祥,發出愛的光芒。
不辭艱難困苦,給我指引迷惘,
親情深如海,此恩何能忘。
母親啊!我愛您,我愛您,您真偉大。
母親民國38年隨軍隊,從家鄉貴州經雲南、緬甸,一路在毒蛇、猛虎、螞蝗、毒蚊、虐疾、瘴氣及共軍槍林彈雨攻擊下,一到臺灣,就因腹部長了腫瘤,送到醫院,腸子也換了一截羊腸,腹部也陸陸續續開了4刀,總算檢回了一條命。
民國43年嫁給父親,據母親說:當時的家當就只有棉被一床。父親是上尉連長,聽他軍中的袍澤說,父親在台北仁愛路原有二棟房子,在認識母親前,因救助病中的下屬而變賣光了。小三時,父親官拜少校,因罹帕金森氏病而退役。我們兄妹4人全靠母親養豬、養雞、種菜,或在工廠、或在家中做手工,含辛茹苦,一點一滴將我們拉拔長大。
母親沒唸過書,但好勝心極強。她寧願自己沒得吃,也要給我們穿好的、吃好的,希望我們書都能唸得比別人好。別人有的,我們一樣不缺;別人沒有的,只要我們想要,她都會想方設法的讓我們如願。
為了讓我們結婚時,能有個較大的家,不會配不上親家,母親節衣縮食,拼命存錢,買地蓋房子。民國70年,母親是第1個除了眷村的老房子外,還另外擁有2棟新房子的人,民國71年,我們正式搬離眷村。眷村的人到921大地震之前都沒人有能力置產。
媽媽中風後,所有的醫療及看護費,也都是自己平日的積蓄所支付,未曾加重兒女任何負擔。最後,還選擇丑時離去,她將一切都留給了兒女,憶及此,不禁熱淚盈眶。母親,您是我一輩子的思念…
繼續閱讀
送行者~禮儀師的樂章:葬禮為誰而辦 98.4.3
好友傳來一篇藍祖蔚寫的《送行者~禮儀師的樂章》:葬禮為誰而辦的文章,文中提到『葬禮究竟是為誰而辦的呢?是死者?還是生者?
答案理應很簡單:死者已矣,無知無聞,葬禮是華麗或簡樸,他其實什麼都不知道,就算在乎,也不可能表態指導了。所以,葬禮的本質就是生者以死者之名所辦的一場儀式,大小事都由生者張羅打點,至於是否合乎想像死者的期待?吻合死者的遺願?坦白說,誰都不知道,儀式的規模和表現方式,一切生者說了算。』
我自己剛遭逢母喪,心中有許多感觸,想與大家分享。雖說葬禮是由生者張羅打點,但這些都是依「死者」生前交代辦理,如有變動,亦需以「博杯」方式徵得「死者」同意。或許有人不認同此一說法,認為「博杯」是機率問題,我想親身經歷的人會有感覺的。
人剩最後一口氣時,通常會希望看到想看到的人在身邊,才能放心的走。若有人沒到,會一直撐著,撐不住時,就不瞌眼。所以,生者若知此情形,通常都會在「死者」耳邊告知, 沒到的人有誰?是何原因?讓「死者」安心的去。母親在病床前,也因小弟未到而一直撐著,當我告知「小弟」己開車在路上了,媽媽才嚥下了最後一口氣。
頭七,一般來說,「死者」亡魂會到家中巡視,有些人或許不信,經歷過的人應該會有經驗。頭七那晚,依例請師父在家為母親誦經,當然誦經前會請媽的亡靈回家,「博杯」請示後,得知母親已回來。誦經約莫過了半小時,忽聽電話鈴響,來電詢問我們是否call他,妹問他何時call的,他說前1分鐘,他看來電顯示回call的,妹告知家中無人Call他。過了10分鐘,又接到一通推拿師父的電話,也是剛剛看到來電顯示回call的電話。2通電話告知母親真的回來了。
選塔位亦如此,她不喜歡的位置,如何「博杯」都無效,她喜歡的位置,「一杯」搞定。
入殮前,需先淨身。母親生前有外勞照顧,我回家探視時,母親總叫外勞幫她洗澡,今年洗澡時,卻總叫我幫她洗,我總說浴室太小,容不下3人,而沒幫她洗。入殮淨身時,我幫她洗完手後,就由『遺體化妝員』接手。我和妹妹悲傷的坐在旁邊,但母親似乎怪我,連最後一次也不幫她洗,於是,有1隻蚊子不斷的在我肩膀咬我,直到我請『遺體化妝員』讓我幫媽媽洗澡時,蚊子才停止攻擊我。
我不想說這些是巧合,因為是冥冥中的事。我很感謝禮儀師為我們所做的一切。母親走了,大家都處在悲慟中,『禮儀師』為我們承擔了一切後事,媽媽才能走的圓滿。
繼續閱讀